在保温结构一体化板施工过程中,为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,需从材料管理、动火作业控制、临时用电安全、防火隔离措施、应急准备五个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,具体如下:
一、材料管理:严控易燃物存储与使用
- 材料分类存储
- 保温材料(如聚苯板、岩棉板)需按燃烧性能等级分区存放,B1级(难燃)与B2级(可燃)材料隔离,远离火源和电气焊作业区。
- 存储区配备灭火器、消防沙等器材,并设置“严禁烟火”警示标志。
- 材料使用限制
- 建筑高度≥27m时,保温材料燃烧性能需≥B1级;≥100m时,必须使用A级(不燃)材料。
- 切割作业时,保温板下方铺设防火布,防止碎屑飞溅引燃;切割机配备火星收集装置,减少火花扩散。
二、动火作业控制:规范焊接与切割操作
- 审批与监护制度
- 电气焊、切割等动火作业需提前办理审批手续,明确作业时间、地点及防护措施。
- 作业时配备专人监护,携带灭火器,并清理周边10m范围内的易燃物。
- 防火隔离措施
- 动火区域与保温材料存储区、施工区之间用防火板或石棉布隔离,防止火星飘散。
- 高层建筑外立面动火作业时,下方设置接火斗,避免熔渣坠落引燃下层材料。
三、临时用电安全:防止电气火灾
- 线路规范布设
- 临时用电线路需架空或穿管保护,避免与保温材料直接接触;严禁私拉乱接或超负荷用电。
- 电动工具(如电钻、切割机)电线定期检查,破损处用绝缘胶带包裹,防止短路引发火灾。
- 设备防爆处理
- 配电箱、开关盒等设备安装在干燥通风处,远离保温材料;使用防爆型照明灯具,避免高温引燃可燃物。
四、防火隔离措施:阻断火势蔓延
- 水平防火隔离带
- 每层楼板处设置宽度≥300mm的A级保温材料(如岩棉)防火隔离带,与基层墙体可靠固定,防止火灾通过保温层纵向蔓延。
- 垂直防火分仓
- 外立面按楼层或单元划分防火分仓,分仓间用不燃材料(如水泥砂浆)封堵缝隙,限制火灾横向扩散范围。
五、应急准备:快速响应初期火情
- 消防器材配置
- 施工现场每50㎡配备1具4kg干粉灭火器,高层建筑每层设置消防水源接口,确保随时可用。
- 保温材料存储区、动火作业区增设灭火毯,用于覆盖初期火源。
- 应急演练与培训
- 施工人员定期接受消防安全培训,掌握灭火器使用方法及逃生路线。
- 每季度组织一次火灾应急演练,模拟保温材料起火场景,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。